笔趣阁新站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皇后只想混吃等死 > 第110章 第 110 章

第110章 第 110 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整个大翰朝上下都欢欢喜喜准备过年的时候, 边关战败的消息就这么突兀传了回来。

主帅顾砚山战死雪岭, 云台二十八将折损将近一半。

满朝文武的震惊程度, 远胜于去年在这时候得知顾临渊战败连丢数城。

顾砚山是谁,当年单枪匹马闯白虎关,于万人军阵中飞箭取主将性命,救先帝于困城之中。放眼朝野, 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等惊艳绝才之辈。

顾砚山都败了, 不免叫文武百官人心惶惶,大翰军队的士气也是一落千丈。

关外大军丢了倒马关主城, 麾下叶建南等一干将领听从顾砚山临终前的吩咐, 退守雪岭天险。

军中无统帅, 军心溃散。他们如今元气大伤,不敢贸然进攻西羌大军, 只有死守,等待朝廷援兵。

消息传回来的第二天,顾家就挂起了白绸,顾夫人当夜寻梁自尽了。

顾家偌大一个门楣, 如今只余顾临昭一个孤女, 难免叫人唏嘘。

云台二十八将中的两名将领, 带着一支残兵,运送顾砚山和战死关外的云台将领的灵柩回京。

这一路归来,大到州府, 小到村寨, 灵柩过处, 百姓都自发的挂起白帆,为顾将军哀悼。

听说途径一处小镇时,灵柩在当地驿站停放,还有一个从山里来的年轻猎户,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在顾将军灵柩前跪了一夜,直到第二日天明才离去。

对于顾砚山的死,萧珏怎么都觉得蹊跷,派了大量的暗卫前往关外查探实情。

若说去年顾临渊全军覆没,是杨相出卖了军情,那么今年这一战,萧珏唯一不放心的就是顾砚山的身体情况。

西羌大军的军防部署早在顾砚山出征之前,他就全部告知顾砚山,从顾砚山出关后的路线来看,明显也是按照他给出的计划一路打过去的,怎会在最后关头打下败仗?

但事已至此,总得拿出个解决的章程来。

萧珏在朝堂上问传信使:“当日战场到底是何情况?”

传信使惊惶答道:“小人不知,只听说那夜西羌大军突袭营寨,顾元帅率军上雪岭,走到半途不知怎的,大叫着顾少将军的名字又折了回去。云台将领都劝不住,只得跟着追西羌军至一线峡,在那里遭了埋伏。将士们都说,顾元帅莫不是中了邪……”

“满口胡言!”打断传信使的是李太傅。

而今这朝堂,大半官员都的尊称他一声李老。

朝中武将,曾经他只服郭大将军,而今也只有顾砚山能叫他看得上眼。

他手捧玉牌向着萧珏作揖:“陛下,西羌这些年在周边列国迅速壮大,靠的就是国师厉无相在行军打仗时使的那些奇门遁甲之术。顾将军遭此不测,想来便是遭了他的旁门左道,绝非鬼怪之谈。”

萧珏也认同李太傅发说法,他跟厉无相打过交道,知晓这人在装神弄鬼上很有一套。

为了这关外军情,萧珏已经好几夜没合眼,他眉宇间有着淡淡的倦色:“众卿家认为当下该如何?”

顾砚山亲自挂帅都战死,朝中武将谁还敢托大。

文臣武将一阵面面相觑后,又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

“这……草原断粮,西羌蛮夷为了度过隆冬,其凶悍程度不亚于草原上的野狼,微臣认为,还是讲和为上。”

“讲和?西羌贼子若是看准了这机会狮子大开口呢?也只有你们这些软骨头的文人才说得出这样的话!”

“我等文臣筋骨确实没有你等武夫壮实,可傲骨却不比你等少半分!若战,朝中还有谁可挂帅?军饷从哪里来?”

“你这傲骨是拿去喂狗了罢?口口声声粮草军饷不足,不如休战讲和,若是助长了这蛮夷威风,以后周边列国纷纷效仿,犯我边境,那才是后患无穷!我等虽是姚大人口中的武夫,但手上只要还有一寸铁,就轮不到西羌贼子在我大翰疆土撒野!”

“你倒是挂帅出征啊!”

……

萧珏被他们吵得头疼,喝道:“吵什么?有何良策一个一个奏上来!”

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

还是李太傅出列道:“陛下,如今主帅战亡,军心不稳,关外短期内不宜再战。若战,朝中需派出有威望的将帅,或是……陛下您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这样的话,也只有李太傅这样的三朝元老才敢说,其他大臣都缩着脖子跟只鹌鹑似的。

萧珏凤眸凌厉,一拍龙案道:“朕便御驾亲征!”

雁门关失地收不回来,终究是他心头大患。

谁也没有料到萧珏会这么拍案就定下了,满朝文武皆惶然下跪:“望陛下三思!”

萧珏一拂广袖,沉喝:“朕意已决,退朝!”

言罢率先离朝,留下文武百官顿足叹息。

有大臣埋怨李太傅:“李老,您又不知不知陛下这离经叛道的性子,怎还提议御驾亲征?”

李太傅也没想到萧珏为了这一战,甘愿冒这么大的风险,但他只叹道:“张大人莫忘了,陛下登基之前,也是在雁门关军中历练出来的。”

言罢也甩袖离去,几个大臣砸吧了一下李太傅这话,还是没弄懂李太傅想说什么。

“太傅这话里到底是何意思?”大臣们面面相觑。

一人思量许久,不确定道:“许是说陛下一身血性,见不得大翰国土被蛮夷践踏吧。”

*

太后听说萧珏要御驾亲征,当晚就把一哭二闹三上吊上演了一遍。

见萧珏不为所动,太后干脆撺掇叶卿,让叶卿跟她一起劝萧珏,不许他去战场。

“你不顾及哀家,你好歹顾及皇后啊,你瞧瞧她这肚子大的,才五个月就这样了,再过几月她肚子里的孩子就要呱呱坠地!你非要在这时候撇下她去关外?你知不知,妇人生产,那是半只脚都踏进鬼门关去了!”

太后拿叶卿腹中孩子说事,唾沫星子都快说干了,萧珏面色有几分动容,却始终没打消御驾亲征的主意。

叶卿始终一言不发,太后顿时就急了,对她道:“你这孩子,你倒是说句话啊,就眼看着他这么去胡闹么?”

萧珏开口带了几分无奈和苦涩:“母后,边关战事,怎是胡闹?”

太后见他油盐不进,干脆也把狠话撂下了:“你要是执意去边关,你妻儿若是有个好歹,别怪哀家照料不周。”

真要出征,萧珏的确也放心不下叶卿,但如今这情形,由不得他。

上半年江南水患,江南一带粮食收成本就不好。关外这场战打了几年,国库也维持不了多久。

若是再拖下去,到时候军饷粮草都成问题。等到国库空虚,边关断粮,届时关外大军就真的只能任人宰割了,必须得速战速决。

“儿臣出征后,宫中一切,还得劳烦母后打点。皇后……也劳母后照顾一二。”萧珏跪下给太后磕了一个头。

太后跟萧珏感情本没多深厚,此时不免也红了眼眶,她狼狈转过身去,开始赶人:“行了行了,你们都回去,成天给哀家找麻烦事……”

萧珏这才牵着叶卿的手走出了太后寝宫。

长寿宫离昭阳宫不远,二人没叫步辇,便踏夜色慢慢往昭阳宫去,萧珏亲自挑了一盏灯笼,安福明白主子的心思,便示意宫人们隔了远远一段距离,不紧不慢跟着。

叶卿至始至终都没说一句话。

萧珏偏过头看她,她畏寒,里面穿了羊绒缎袄,外边还系着一件红绒斗篷,斗篷的帽檐上缀了雪白的狐毛。

怀孕以来,她身上丰腴了不少,原本清减下来的脸,又有了原来婴儿肥的趋势。

戴上宽大的斗篷帽,倒衬得一张白玉似的脸愈发小了。

萧珏手一痒,就在她软滑白嫩的脸上捏了一把:“怎不说话?”

哪怕寒风凌冽,他手依然是温热的。

叶卿停下脚步,拍开他的手,还是不说话,只用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眸望着他。

萧珏知道她想问什么,却含笑劈开话题:“方才捏你的脸,发现清减了,这些天是不是又没有好好吃饭?”

叶卿没理会他的睁眼说瞎话,盯着他看了半响,问:“何时出征?”

他如实回答:“年后初五。”

叶卿点了一下头,没再问其他的,沉默着继续往昭阳宫走。

萧珏看着她的背影,心头有个角落钝痛,张了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口,只叹息一声追上前去。

*

因为边关兵败,民间的年过得如何叶卿是不知晓了,但宫里过得格外简单,甚至还没之前的中秋宴热闹。

先前准备好的歌舞戏班子也都撤了。

顾家只剩一个孤女,为了安抚顾家旧部,萧珏认了顾临昭当义妹,封为嘉禾郡主。

除夕夜太后还邀请顾临昭进宫守岁。

在此之前太后跟叶卿提到的时候,叶卿还感慨:“先前顾夫人为了女儿,不惜得罪叶家坏大兄名声。如今顾将军出事,她这样撒手人寰,留顾家姑娘一个孤女,倒是狠得下心。”

太后道:“你看不透,顾家那婆子是活成了人精。”

叶卿不解:“母后此话怎讲?”

太后叹息道:“她当日把事情做得这么绝,大抵是觉着顾砚山这辈子军功显赫,无人敢动顾家。她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将来高嫁便是。顾家断了香火,家业也传不下去,自然不需皇恩了,所以才有恃无恐。如今顾砚山战死,顾家姑娘亲事还没个着落,家中没个在朝为官的,以后怕是也不好找夫婿。她又怕先前的事被记恨,才干脆随顾砚山去了。”

叶卿惊得说不出话来。

太后继续道:“顾家只剩一个孤女,顾砚山是战死,无论咱们记不记她之前的仇,为了名声上过得去,皇家都不可能袖手旁观。顾家孤女有皇室做靠山,可比靠她一个老婆子强得多。”

说到后面,太后也只是叹息:“先前哀家还说他日顾家若是犯到我手上,哀家有的是法子拿捏,谁知这变故说来就来。人这一生的命数,怎么猜得透啊……”

叶卿也只有无尽唏嘘。

*

除夕宴那天,顾临昭应邀进宫。

能在宴会上露脸的都是聪明人,妃嫔们说笑作一团,绝口不提顾砚山战败之事。

叶卿跟萧珏同桌,太后让顾临昭跟自己同桌,拉着她很是说了一番亲近话。席间一派其乐融融

顾临昭也表现得落落大方,很有一股将门之女的英气。

叶卿记得自己初次见到顾临昭时,她还是大昭寺那个做事冲动、不计后果的小姑娘。如今突失双亲,她像是一下子成熟了起来。

宴会开到一半的时候,叶卿去了一趟净房,回来时路过外边回廊,听见有人压着嗓音在哭。

她偏头一望,只瞧见一个蹲在柱子后面的人影。

走进了些,才从衣裙上认出是顾临昭。

发现有人过来,顾临昭哽咽了两声,赶紧擦干眼泪抬起头来,发现是叶卿,她像是害怕,又像是顾及着什么,站起来手忙脚乱的给叶卿行礼:“参见皇后娘娘,臣女……臣女不是故意在皇宫哭的……”

“无碍,难受就哭吧,哭出来总会好受些。”望着小姑娘红通通的一双眼,叶卿心中也有些动容。

她活了三辈子才有如今这份淡然,但顾临昭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放在现代就一中学生。

不管她在人前表现得有多老成,到底只是一个还没经历过人世大起大落的孩子。

叶卿的话让顾临昭面上有了意外的神色,她羞愧低下头:“娘娘,顾家对不住您兄长,我母亲先前糊涂,坏了您兄长的名声。”

“你母亲已去,这恩怨便算了了,这事你也别放心上。”听她说起这茬,叶卿想起之前太后的话,也只能感叹一句顾夫人当真是个狠人。

顾临昭没控制住又发出几声哽咽。

可能怀孕之后母性变多了,叶卿抬手拍了拍顾临昭后背:“你父亲生前为大翰朝立下汗马功劳,本宫和陛下都铭记着,你如今是陛下的义妹,便也是本宫的义妹,今后本宫和陛下万不会叫你受委屈的。”

这番话说得有些官方,但叶卿却不是客套的意思。

顾临昭也能听出叶卿是真的在安慰她,直接扑进叶卿怀里放声大哭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